因为一次意大利的短暂旅行我开始对所有和意大利有关的事情感兴趣。回到英国之后就在网上下载了各种学习意大利语的资料,没事儿的时候就坐在房子里看。后来又从网上下载了两部纪录片,都是一个叫Francisco的威尼斯历史学家和各种家集一身的人编排的,由BBC出版播出的。一部是关于威尼斯的,另一部则是关于整个意大利的。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某天逛书店的时候就忽然发现了一本意大利的食谱,作者是一位很帅的意大利男性,正所谓食色性也又赶上自己的兴趣正浓,索性就买了下来,然后就有了现在我做的很多的意大利式的菜肴了。但是这个菜其
家里买了个大南瓜,所以昨天蒸了一小部分做南瓜饼。为什么叫素的呢?因为没有包馅(没买到)。老南瓜会干甜很多,我买的这个不是老南瓜,所以蒸的过程中出了很多水,不过所幸仍旧很甜。但是就是因为水分不少,所以在和面的时候加了很多糯米粉,那叫一个黏呀~~~做饼的时候非常吃力的说。建议大家在做的时候和入一些面粉,而且蒸好的南瓜要用滤布挤一遍水,这样就不会这么黏了。
昨天看看我的全部日志,烘焙类的还真不多。里面还是没有正规的戚风呢,吃了那么长时间的土司面包,没有一篇关于吐司的日志。我要快快补上。上一篇香柠饼干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但是照片还需要加强,我会慢慢的有所改进的。
这些日子看世界杯球赛一切从简,就连吃饭都简单多了。为了节省时间,每天下班后,晚饭是一菜一饭一汤,选择省时快捷的来做,然后端着饭碗坐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吃,呵呵!到底都吃啥了,给您晒一晒。我想,也可能会给球迷朋友们当个参考!昨天晚上吃的稍整齐一些,还算配套,就先介绍这款即简单又能吃饱的饭菜吧,至于其它乱七八糟的,等以后再说吧。我做的是“山东大锅饼、猪肉焖扁豆”,呵呵!
我在山东烟台吃的葱烧海参,就是用山东本地大葱制作的,海参烧出来后,那味道就是香,特地道!呵呵,话题扯远了,回过头来,咱还是介绍这款生吃的“煎饼卷大葱”吧,那才是真正地道的原汁原味儿呢!
离北京市区东北方向不远的平谷区境内,有座金海湖。那里水面宽阔风景秀丽,夏日里湖面上微风袭来,凉爽无比,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周末,离开喧嚣的闹市,三五个朋友一同驱车前往,在那里度周末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除了水上娱乐项目外,再有,就是可以大快朵颐的农家饭了,而且,价格便宜,还很有特色,去过几次印象颇深。今天,就做一道那里印象中的农家美食“薄饼卷什锦合菜”。这款虽属京郊农家美食,略显得土气了些,但稍动心思也能登大雅之堂,招待朋友也会皆大欢喜,呵呵!
最早传入北京的就是“天津煎饼果子”。这种小吃,过去都是用煎饼卷的油条,而现在卷什么的都有,有卷薄脆的,还有卷蔬菜和肉的,其实,那都不是“煎饼果子”了。过去,京津两地的老百姓,管炸油条叫做“炸油鬼”或“油炸果儿”,用刚摊好的热乎乎的煎饼卷着吃,所以叫“煎饼果子”。现在改卷其它的杂吃了,虽名字还叫煎饼果子,其实,是名存实亡了。我说的这主要是在北京,而天津仍还保持着传统的做法。今天,就做一款传统的“煎饼果子”,由于用的是五种杂粮混合制作而成的,因此,又叫做“五谷煎饼果子”。我做了两款,一款是葱花儿卷在外面,而另
我是玉米控,超级爱玉米,妈妈更爱昨晚她吃了3小棒玉米,然后撑到了,肚子痛在床上趴了好一会呢~O∩_∩O~爸爸抢不过他,吃了2小棒,我也吃了两小棒*^__^* 嘻嘻……一家子玉米控天气好热,我又放暑假在家,所以晚饭我来搞定好啦~煮了白的小米粥(今天去超市买的,第一次见到白色的小米,不知道好不好吃,明天反馈给大家啊),再来点玉米饼子好了,恩...营养又健康好啦,我不废话了
欧美习俗,大都在就餐后吃些甜品,如,甜点、冰点或冰淇淋类的食物,这一习俗也很快传到了中国。中国的改革之风非常强劲,很快便进入了小康社会,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悄然中有了显著的变化。西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特色的西餐馆的火热程度,不亚于中餐,周末几乎家家爆满。很多朋友爱上了西餐,但,自己在家待客还有相当的难度,叫餐又不划算,自制又不太能掌握其中的奥妙。今天,大炒勺为朋友们制作一款地道的西餐甜点,供这些喜爱西餐的朋友们作为参考。假如,您能在我这里积少成多,便也能做出成套的西餐美食。我从开博以来,曾做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