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子,还是我第一次去江南的婆婆家才见到过,并对它一见钟情,婆婆知我爱吃,总是在我们回家时,想办法做一些给我吃,如今婆婆年岁已高,也有很多年不做这个东东了,据说做这个东东很麻烦,在这里先感谢婆婆对我的爱。 没有了婆婆做的青团子,心里还是惦记,在超市买过,但总不是那个味,没有那种特有的清香。。。所以就有了自己做青团子的想法,婆婆家的青团子据说是用麦草做的,对于麦草,我有点茫然,于是,我利用的强大的网络,终于找到这个季节可以做的青团子——艾叶,但艾叶又上哪里找呢?我只认识中药房里的晒干的艾叶,新鲜的真的没有
宁波绍兴这一代清明节要做青团子、青饼的,记得小的时候每逢清明全村的人都要聚在一起做青饼,我们这里叫“mozi”,是要用一个大的石臼把糯米捣烂,然后铺在撒了松花的桌上,铺平就变成很大一张饼了,切成小块后可以吃。这是小时候的记忆了,在宁波,各地对青团子的做法不一。咱们家这回做的青团子是有馅的,外面滚上糯米,这样雪白的一个也叫“雪团子”。
家里的艾米果并没有这种形状的,而且也没有甜味的馅,这是我用做大肚包的面团,做的仿青团,借了其颜色,实际却是用的豆沙馅,不过貌似其它地方的青团都是甜馅的。有些地方还加上了肥肉,这就是各地的风俗吧。
清明扫墓总是要买几只青团子的,今年弄到了艾草粉就决定自己做。上周做了几次试验,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深入研究。例如水温度和含水比例对延缓糯米变硬问题,以及糯米粉与粘米粉的配比调整使口感不能太Q也不能太粉等等。最终得出此方,家人表示满意。
每年清明节,各地都会准备些食品,以备过节时使用。在我们老家,清明节一般就是简单的煮鸡蛋,记得小时候清明那天,孩子们都会带鸡蛋到学校去,然后“碰鸡蛋”看谁的鸡蛋比较硬。 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但各地做法又略有不同。总的来说都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有馅糯米食品,馅料有甜有咸,有荤有素。 一般都是用艾草来染色,但是有人又不喜欢那个味道,所以喜欢的朋友,也可以用其它的绿色菜汁来替代。 关于馅料,有笋肉加雪里蕻、桂花糖芝麻、葱肉等,今天我做的就是最普通的豆沙馅。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