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妈妈描述,上幼儿园那会,最喜欢的早餐就是油香和豆浆油条,最鄙视就是老师用牛奶配油条,如果实在没豆浆,自己还会端着自己的搪瓷碗跑去厨房自冲一碗糖水…… 现在很难再寻到做油香的小摊了,为了所谓“市容市貌”被驱赶的不少,再者,从前时候摆摊的老人大概也都回家享天伦去了,只好自己试着找找,找找那时的味道,
每个到过湖北,特别是到过武汉的朋友,应该都慕名去过美食一条街的“户部巷”吧?去户部巷,必尝的当然就是热干面咯~~~~ 武汉人说吃早餐叫“过早”,热干面就是过早的首选小食。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增加了多种口味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我们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
说到湖北的美食,很多人都会想到鸭脖子,鸭脖不但味美有嚼头,而且辣口不辣心,吃了不上火.鸭脖本身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益气补虚,降血脂以及养颜美容等功效。香鲜美味,回味十足,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不喜欢鸭脖子吧!作为一个湖北人,我更是对鸭脖子情有独钟。 不仅我爱鸭脖子,身边的亲朋友好
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虽然众多老武汉对欢喜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但随着人们饮食口味上对油重、量大食品的冷落,欢喜坨退出武汉“主流早点”行列。改良后的欢喜坨选料更讲究,“个头”增加了一倍,且由实心变成了空心,看着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