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搜索菜谱

汤圆菜谱

约收录1263个汤圆菜谱
  • 醪糟糖桂花小汤圆

    1糯米粉加适量的水柔成面团,在搓成小汤圆2取适量的醪糟,水,白砂糖一起下锅煮开3煮开后下小汤圆,小汤圆浮起来时就煮熟了4淀粉加水调成水芡粉,缓缓倒入芡粉,边滑动锅铲让芡粉均匀勾芡勾芡后可以加适量的蛋白快速搅拌口感更好5芡粉可以多加一点,更浓稠更丝滑。起锅加入适量的糖桂花就好了,也可以不加糖桂花6成品

  • 儿童餐——萌萌哒小猪汤圆

    粉粉的耳朵,嘟嘟的鼻子,小小的眼睛,圆圆的身体,是不是很萌萌哒???憨态可掬的造型,让孩子一眼就会喜欢上它,来吧,一口吃掉吧!!!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有滋味”,每周都有信菜谱发布!

  • 豆沙芝麻汤圆

    因为今天用的是上次包汤圆剩下的馅料,所以,我只给出了馅料图片,但我会细说制作馅料过程!

  • 红糖紫薯汤圆糯米粥

    1紫薯去皮切薄片,放入蒸锅蒸熟。2按3:1比例先备着些糯米粉和生粉。3紫薯蒸熟趁热按口味加些白糖,搅成泥。4紫薯泥和粉混合,一边倒入些许开水,不要一次性加,一次加一点,用筷子搅,小心烫手。糯米粉和生粉也要酌情再加些。5最后揉成有弹性的糯米团。6砂锅开始煮糯米,冷水进锅,大火煮开转中小火煲。7接下来就在煮粥时把糯米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8糯米熟时放入紫薯汤圆。9紫薯汤圆熟了会全部浮在水面上的。10按口味放入红糖。11再放些熟花生米即可。小窍门剩下的紫薯汤圆可以撒些粉在上面,放进急冻冷藏,需要时拿出来吃。

  • 火龙果汤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

  • 酒酿汤圆

    1先和面,选择糯米面作为汤圆的制作材料。2加凉白开做为和面用水。和面时要按照比例调配好糯米面和水的黏稠度,不要使糯米面变成糯米浆。3调好面之后开始搓小汤圆啦,现将汤圆搓成一块圆饼中间抹上一点橄榄油,轻轻地不要太用力,将汤圆的里面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加各种夹心,比如核桃、芝麻。甜淡适宜。之后将汤圆的馅心四周慢慢的包裹起来,不要把馅心露出来。再轻轻地将汤圆搓圆。4将街上买的酒酿加入温水调出酒酿的甜淡浓度。5开始烧水,等水变成沸腾的样子时,倒入汤圆。等待时需要轻搅汤圆不让汤圆粘黏在锅底。汤圆全部飘在水中就可以捞出来

  • 姜薯百合汤圆

    1姜薯洗净,用专用刀削片。【卖姜薯的就有卖这种刀,抽片后煮会卷成卷】2锅中煮开水,放入紫薯汤圆【汤圆的做法上次写过了】煮至汤圆浮在水面。3放入抽好的姜薯片。煮开一分钟。4放入新鲜百合。煮开。5按口味调入糖即可。

  • 黑芝麻南瓜汤圆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有一对老夫妻,经营了一个报摊,这个报摊是无人看守报摊。几年下来,报摊一直都经营得很好。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却折射出了一个大文明。首先是老板自信,他相信市民,不以恶小而为之,在老板的眼里,并非世风日下;其次是自觉,市民自买自取,没有一定的自觉素质,难以做到;第三就是双向真诚守信,既然摊主相信市民,市民就自买自取,不赊账,不赖账,用守信回应了摊主的信任。可见小小无人看守报摊,其实不小,它是我们诚信社会的一个缩影。

  • 拔丝汤圆

    晚上做的拔丝汤圆,长时间没做都生疏了。儿子说我做拔丝菜的手艺丢了,可平时都不在家我哪有机会做啊!不过真没以前做的好了。

  • 家味-奶奶汤圆

    长有小尾巴的汤圆,亲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印象中的汤圆是圆的是甜的,可我今天要做的是长有小尾巴的是咸味的汤圆;今天我用的馅料是茭白肉的,也可以是笋肉、萝卜丝肉当然也可以是芝麻糖的,一样都很美味。小时候,奶奶,每年的过年、元宵还有就是家里来客人,都会做这个汤圆,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的,团团圆圆的,开开心心的,健健康康的,那时,我总会在旁边帮忙揉圆,可惜我的小尾巴总是做不起来,馅料也放不进去,总会散架,奶奶说,看着简简单单的,但是手的力度、还有和面时的劲道还有加入的水温都是要讲究的,每一步有差错了,都会影响后面